世界经济寒冬下,有人顺势而退,有人逆水行舟。
12月6日,宝钢股份公告,公司正筹划部分资产调整事宜,于当日起停牌。据悉,该部分资产调整主要涉及宝钢股份的不锈钢和特钢两块资产的剥离。
这是今夏钢铁行业“入冬”以来,首个上市钢企收缩战线的案例。
另一边,源自2008年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政策推动,随着2011年临近收官,各地钢企的整合、重组,仍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强势推进。
刚过去的11月,河北钢铁艰难完成160亿元公开增发,以大股东大比例认购收场;首钢股份则在抛出180亿元资产注入方案之后,一周内股价跳水20%。
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2011年至今,5家上市钢企在资本市场开始或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动作,跨京、冀、甘、鲁四个省份,涉及资金量达470亿元。
其中,首钢股份、酒钢宏兴的当前股价均与拟增发价倒挂,如若仍强行推进,大有步河北钢铁后尘之势;而济南钢铁吸收合并莱钢股份事宜,亦因莱钢股份股价已相当接近现金选择权价格,再度面临“流产”风险。
“除宝钢之前的并购属于市场化操作外,首钢股份、河北钢铁、山东钢铁集团等钢企的整合,都是当地政府拍板,属于行政性推动,并不考虑市场环境好坏,面对疲弱的资本运作,受挫是必然的。”12月7日,一位资深投行并购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,今年以来上市钢企的资本运作,不同程度遇挫,“不能怪到投行身上,其根源在于非市场化的行政力量。”